威少支持者及球队失利,掘金战绩不佳应归咎于他。
马龙教练因为给威少提供了特殊的待遇而遭遇了下课的困境。这一情况发生后,西部前五的球队在失去威少后,其表现却越来越出色。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那些鼓励威少保持自我风格、自由发挥的球队往往无法取得好的结果,而离开威少的球队却能迅速走出低谷。那么,本赛季掘金的尴尬处境是否应该归咎于威少的存在呢?
作为NBA历史上的三双王,威少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NBA这样顶级的篮球联赛中,能够在四个赛季中保持场均三双的成就,这无疑展现了其过人的实力。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威少以其飞天遁地的打法和顶级的运动能力著称,即使右膝遭遇重伤,他的打法依然以大开大合为主。在2016-17赛季的前20场比赛中,他曾打出过场均31.2分、10.5篮板和11.3次助攻的三双数据。
在21世纪10年代,威少是全能的代名词,也是许多人心中超级球员的代表。即使在他32岁时,他依然能够带领奇才队打入季后赛,并保持着不俗的场均数据。从数据上看,威少无疑是出色的,但现实却是从2016年开始,他带领的球队在季后赛中从未进入过第二轮。对于老球迷来说,季后赛是检验球星成色的试金石。像威少这样季后赛表现不佳的球员,其超级球星的成色确实会受到质疑。
威少打球的特点与球队的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威迷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让威少做自己,必须给他足够的球权。”因为威少没有稳定的投射能力和无球得分能力,他主要依靠持球进攻。这就要求球队的其他四人必须按照特定的角色配置:一个吃饼中锋和三个投手。而且,这些投手不仅需要具备投篮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防守能力,因为威少的防守经常会出现失位的情况。
只有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球队阵容,才能充分发挥威少的全部战力。回顾威少巅峰时期的几年,他所效力的球队无一不是按照这个规律来配置阵容。然而,这样的配置虽然让威少在比赛中能够尽情发挥,但却可能导致球队陷入一种“持球点太少—威少被放空或包夹—失误增多被对手抓住机会—输掉比赛”的死亡循环。例如在2016-17赛季季后赛中,即使威少连续两场比赛得到40+的分数,他所效力的雷霆队却依然输掉了比赛。
当球队选择送走威少时,这个死亡循环便被打破。球队不再需要迁就威少的打法,可以重新构建更合理的篮球体系。雷霆、火箭、湖人和快船等队在失去威少后都重新找回了正确的方向。这也导致了本赛季这四支球队全部跻身西部上半区的局面。
对于本赛季的掘金队来说,虽然前半段威少的表现不错,是球队二阵容的主要得分手和第六人,但一旦他和约基奇的发挥出现错位,威少的缺点就会完全暴露出来。约基奇的强大兼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威少的不足。如果将威少换成泰厄斯·琼斯,约基奇不在时或许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至少不会让球队陷入困境。因此,虽然掘金本赛季后半程的低迷与威少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并不大。
归根结底,掘金队的问题并非出在威少身上。一个底薪后卫的离开或加入并不能解决球队的根本问题。掘金队的问题在于签下了太多溢价合同以及流失了实力派角色球员。盲目相信队内挖潜的能力而忽视了新秀天赋的限制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因此,请不要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一个36岁的老将。